美好腳蹤系列有聲繪本

用白話字傳好消息 巴克禮牧師的故事【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837

十六歲立書獻身的少年

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 1849-1935)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父親經商,家境殷實,少時生活無憂愉快。15歲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就讀,成績優異獲獎無數,除得文學學位外,數學、科學更有優異表現,在熱力學之父凱爾文勳爵(William Thomson the first Baron Kelvin)指導下,以〈如何量測介電質感應係數〉研究被老師納入論文提交給英國皇家學會,記錄於《大英百科全書》中。

巴克禮的祖先是從法國移民到蘇格蘭的新教徒(Huguenots),受敬虔主義影響,他從小就過著敬虔認真的宗教生活。巴克禮在16歲生日當天寫下了〈獻身文〉(Dedication)立志當傳道人,「願將自己所有,不論心思意念、四肢百體、財物時間、一切氣力」都奉獻給主。同時為了提醒自己,近乎每年皆在生日當天重新簽名立志,婚後也與夫人一同簽名以表心志,從1865年一直到1934年85歲為止。這份持守奉獻的心志與身體力行的堅持,成為台灣社會共同遺產,2018年被登錄在文化部第一屆「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

1869年進入格拉斯哥自由神學院就讀,畢業後到德國萊比錫進修,期間受杜嘉德牧師(Rev. Carstairs Douglas)影響,決心申請成為英格蘭長老教會海外宣教師。1874年巴克禮偕同好友汲約翰(Rev. John Campbell Gibson)、馬啟辰(Rev. D. Mackichan),派駐台灣、汕頭及印度的孟買宣教,其傑出宣教成果被稱為「格拉斯哥三傑」。

 

長腿走山路、虔誠跪地袍

1875年6月,巴克禮抵達台灣,發現台灣山勢高、溪流急,到處都長滿蒺藜、林投與茅草。當時旅行都得靠徒步,各個宣教區相距遙遠,巴克禮打趣地說:「上主派我到台灣(Formosa),是因為我有一雙長腿,比較適合台灣山上的工作吧!」。當時在台灣旅行常常需要涉水而過,或坐竹筏過溪流,焰日當空,避雷閃雨,蚊蠅蟲多,自然環境衛生不佳,多風土疫病。到台灣不久,巴克禮就感染了瘧疾,也得過熱病,為此受苦,但他說:「被派到台灣,我從不覺得難過。」

來自加爾文神學的影響,巴克禮的神學要旨為信賴、悔改、罪的告白及拯救,敬虔是生活的態度,在家庭禮拜、在禱告中、在每時每刻都須持守。在巴克禮的遺物中有一件膝蓋破損的睡袍,見證他敬虔跪地為自己、為信徒、為教會禱告的痕跡。他相當重視信徒培育及信仰內涵,宣教成果不是追求人數多寡,而在於帶領人真實地認識上帝。他不願讓受洗成為「靠勢」假信徒得勢的工具,小心謹慎,縱使讓信徒人數負成長也在所不惜。

 

神學教育的奠基者

巴克禮是台南神學院的開創者,也是首任校長。1876年宣教師決定要將府城及打狗兩宣教中心合併遷移至府城,另合併「傳道師養成班」(Students' Class),在府城設立大學(Capital College, Tōa-h),此即為後來的台南神學院,由巴克禮負責,以提高本地傳教者素質。之所以稱為大學,是因課程的內容,除聖經外,有科學知識、天文、數學、生理衛生、地理、歷史等,是台灣最早教授西式教育的學校。敬虔與學問是蘇格蘭長老教會傳統,神學教育結合科學世界觀,引領本地傳道人成為虔信者,又能邁向理性與尋求社會進步。巴克禮以休假回英國募到的1000英鎊加上本地教會的四百多元,於1903年完成新校舍(新大學),就是現今的巴克禮古蹟教室。

 

推行白話字教育、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

巴克禮強調健康的教會,不論男女老幼,都要能讀聖經,而母語是最簡便的方式,因此推行教會羅馬字(白話字)。1880年,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醫生奉獻一台小型印刷機,隔年運送到台南,然而並沒有人會使用。巴克禮回英國休假時,特地學習檢字、排版和印刷法,1884年回台設印刷所,名為聚珍堂。同時為讓教會能互通訊息,進行宣導與教育,1885年7月12日(光緒11年6月)出版月刊形式的第一號《台灣府城教會報》(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共四版,這是台灣第一份報紙,也是發行至今最久的報紙,就是現在的《台灣教會公報》。

 

挽救危城的和平使者

1895年10月初,日軍兵分三路攻占台灣。民間謠傳基督徒通敵,多處基督徒被逼迫,尤以麻豆教會最烈,19 名信徒與非信徒被殺。台南黑旗軍領袖劉永福已逃離,城內人心惶惶,多名紳商前來拜託巴克禮與宋忠堅牧師向日軍交涉。考量到教會所處環境及府城民眾處境,巴克禮要求紳商具名〈和平請願書〉,遂與宋忠堅勇敢前行,最後保全無辜民眾免於戰火。兩位牧師的勇敢義行,具體展現愛人捨己之精神。

 

增補辭典、翻譯聖經

身為語言學者、漢文造詣相當好的巴克禮,1923年出版了《廈英大辭典增補》,以補充杜嘉德版本的不足。為鼓勵信徒自己讀聖經追求真理,能辨別傳道人所傳之道,推行白話字教育有其必要,但有好的聖經譯本更是重要,晚年巴克禮改譯廈門音新舊約聖經,居功厥偉。他在67歲時完成希臘文改譯的《新約聖經》,78歲起復經四年努力,完成希伯來與英語改譯的《舊約聖經》,但卻因為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軍襲擊上海,原稿及鉛字被焚燬,巴克禮曾表達痛心,所幸多方尋找後,終於在廢墟中找到尚存可用的一份原稿。這部聖經印刷的過程並不順利,幾經波折後,於1933年聖誕節,84歲的巴克禮終於接到上海寄來的《舊約聖經》,心中的滿足無法言喻。巴克禮的神學造詣、用心翻譯聖經的苦心,使無數讀廈門話聖經的基督徒得到真理的造就,我們都繼承了這豐富的遺產。巴克禮也因為翻譯聖經的成就,獲頒格拉斯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巴克禮夫人

伊莉莎白‧透納女士(Ms. Elisabeth A. Turner 1858-1909),1892年與巴克禮結婚,婚後17年中,她與巴克禮共同在其16歲的〈獻身文〉上簽名立志,夫婦同心服事主。她是一位敏銳、親切慈愛、樂善好施、能看到別人需要的人。她也發揮醫護專業,襄助巴克禮,盡心照顧病人,來自日本的細川瀏牧師對其細心照護感念不已。據說她是台南最早會騎腳踏車的婦女,與巴克禮鶼鰈情深,一同巡視教會、努力傳福音。伊莉莎白為了關心新樓醫院員工以及宣教師家中幫傭們的信仰生活,借用台南神學校教師宿舍舉辦夜間聚會,開設佈道所,後來成為現在的台南東門教會。她也常寫信給家鄉朋友,有些文稿印在《從遙遠的福爾摩沙寄信給青少年朋友》(Letters from Far Formosa to Boys and Girls)一書中。

罹患腦瘤的巴克禮夫人,1908年趁回國休假進行手術,無奈病情嚴重,醫生說只剩不到一年的生命。她反倒決定與巴克禮牧師立刻回台,願將最後生命努力傳揚福音,可惜當他們取道西伯利亞到瀋陽時,伊莉莎白倒下了,後轉至上海開刀,1909年7月11日病逝於上海,葬於上海外國人公墓(現已改為靜安公園)。

 

晚年與風采

高金聲牧師懷念他的老師巴克禮的人品,說他是個「態度嚴肅、說話溫柔、性質穩健、喜愛和平的人」。1885年因為教會土地問題而到二崙視察的巴克禮,被憤怒群眾沒來由地淋了一身糞便,許多會友也被追打。他收起怒氣,以沉著堅毅的勇氣,展現對攻擊者的寬容,圓融機智解除了危機。有老信徒看他容忍的態度,轉述他曾說:「好好糞便就這麼浪費了!你們種稻時不需要這些肥料嗎?」他謙虛地說:「已不記得了,但如果有說的話,一定不是出於好心而是譏諷。」他不要別人的吹捧,也不要過譽的名聲。若不是內心真正有強大信念的人,是無法如此沉著穩定。

為了傳福音而來福爾摩沙的巴克禮,雖然他的工作主要是培養傳道人、翻譯聖經,但他的足跡遍布各地,他的傳道心志未曾改變,他擔任過許多救急的工作,晚年還擔任台南東門、太平境的小會議長,也曾擔任過英國長老教會的首屆議長,他是在台宣教師親切的鼓勵者,他是慈善者,是弱者的朋友,是祈禱者,最重要的,他是倚靠上帝、緊緊抓住恩典的人。1935年2月,中風讓他倒下了,6月,大家為巴克禮慶祝來台60週年,1 0月5日巴克禮回到上帝的懷抱,歸葬在台南基督教公墓。他用他的生命信守與上帝的承諾,回到16歲〈獻身文〉的初衷。他的生命雖然消逝,卻如一粒麥子死了,結出許許多多果實,繼續在不同世代訴說那信實、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