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腳蹤系列有聲繪本

廖得的三輪車【華文親子旅遊】

點閱次數:146

廖得牧師的傳道生涯中,當時台灣發展「自治、自養、自傳」三自教會的宣教異象中,有三間南部教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建立,在此介紹,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屏東教會

地  點:屏東市仁愛路56

電  話:(08)732-3585

開放時間:白天;參觀楠仔樹腳聖經博物館

需提前預約。


照片提供/許哲夫

特  色:屏東教會主堂為磚紅色哥德式山牆的教堂,以中軸線展現出兩相對稱的平衡感,中間有尖形屋頂、高聳的斜屋頂。教會設有楠仔樹腳聖經博物館,收集目前全世界已經出版約有四千種的不同語言的聖經,以及珍藏名人或有歷史故事的聖經。

 

設立小故事:基督教在屏東地區的第一間教會是里港教會,1871年李庥牧師同意在阿猴城復興路陳姓米店家中設立據點,首任傳道師彭根奉派看顧禮拜堂並兼任傳道工作。其後人數漸增,因此在媽祖廟前建立一個聚會歷時50年的第二代禮拜堂。1914年吳希榮就任屏東教會首任牧師,吳希榮的家族事業仁安堂奉獻現址土地,會友們在吳希榮的號召下竭力奉獻,以幾近自立方式建成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屏東教會主堂。

 

新興教會

地  點:高雄市新興區明星街5

電  話:(07)286-6790

開放時間:白天;圖書館週一休館,週間

16:30-21:00、週末11:30-21:00


照片提供/新興教會
 

特  色:在住商紛雜六合夜市擾嚷的社區之中的新興教會二樓,在建堂之初設立彭清約紀念圖書館,定位為教會兼宣教功能型圖書館,提供了這個喧囂社區中更廣大完善的圖書館服務。

 

設立小故事:1938年時,高雄做為日本政府南進東南亞的基地,漸漸成為一個工業都市。當時廖得以及彭清約和林程兩位長老招集同信兄姊開始家庭聚會,直到戰爭末期,會友紛紛疏散到各地去避難。1946年原苓雅寮堂會轉移到彭清約家聚會,更名為新興教會。經過戰後的重建和幾年的調息,經歷第一次的建堂。隨著聚會逐漸正常,在「自養、自傳、自治」的憧憬下,繼任的牧師蘇天明帶領著新興教會的信徒們一同向外傳道開拓新教會,此時的新興教會開啟了1954-1965年「倍加運動」,並成為教會與信徒倍增的火車頭,使高雄地區達成百年運動倍加的目標。隨著第二次建堂在1984年完成,成為現在多功能之教會大樓。

 

鹽埕教會

地  點: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53

電  話:(07)561-1315

開放時間:白天


照片提供/鹽埕教會
 

特  色:每年鹽埕教會都會在12月聖誕月點燈,有超過五萬顆的夢幻燈飾點亮整個禮拜堂外觀。每每吸引許多熱愛攝影者、IG網美、部落客前往拍照,成為高雄最美的聖誕場景。

 

設立小故事:早年鹽埕地區的基督徒必須乘船前往旗後教會禮拜,路途遙遠且充滿危險,特別在冬季寒冷或雨期尤感不便。19232月在鳳山教會及高雄教務局協助下,成立鳳山基督教會高雄講義所,也就是鹽埕教會前身,由楊士養先生前來牧養。1930年得牧者、長老、信徒與中會為建堂奉獻、奔走,第一代禮拜堂於1930年獻堂,隔年升格堂會,時稱高雄市北野町高雄基督教會。然而戰爭期間禮拜堂遭到損毀,首任牧師李乘鰲在戰後完成修繕,但也漸漸不敷使用,於是在彭清靠等人的積極爭取下,1951年在現址第二次建堂,改名為鹽埕基督長老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