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腳蹤系列有聲繪本

這是我們的醫院 薄柔纜醫師的故事【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177

薄柔纜醫師(Roland Peter Brown,1926-2019年),出生在中國,父親薄清潔是一個專業的美國外科醫生,在中國河南開封等地行醫傳道40年。

薄柔纜的兩個哥哥分別在兩歲與四歲時,因為罹患肺炎與百日咳而夭折,父母到了40多歲才生下他。為了躲避中國的內戰,母親薄瑪麗亞一人帶著九個月大的他,與父親別離,暫時返回美國。在船上他感染肺炎,當他們抵達舊金山時,孩子已經奄奄一息,醫師表示:「這個孩子不可能活到明天。」母親懇切對上帝說:「我願意把孩子奉獻給上帝,希望他將來能為主服務,別讓他提前回天家。」

 

領受醫療傳道的呼召

薄柔纜在中國完成小學教育,之後分別在美國、中國及韓國的平壤讀書,1941年才返美接受高中及大學教育。薄柔纜在芝加哥大學醫學院讀到第三個學期時,內心有感動想從事醫療傳道,而他的未婚妻薄素菲(Sophie Schmidt Brown,1924-2010年)也有這樣的感動,他們成了一生中生活與服事的夥伴。

1950年韓戰爆發,薄柔纜在1952年接到醫療兵徵召令,政府尊重門諾會和平主義的信仰立場,所以薄柔纜可以選擇替代役。他們夫妻兩人透過門諾會中央委員會的派遣,1953年來到台灣東部,加入門諾會山地巡迴醫療隊。

但是薄柔纜夫婦到台灣不久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薄柔纜被免除醫療兵徵召令和替代役的義務,他可以立即退伍、返回美國。但是他仍然履行對門諾會中央委員會的承諾,留在台灣行醫,一留就是40年。

 

順應需要成為全科大夫

1953年薄柔纜夫婦到花蓮時,首先面臨的挑戰是,欠缺點滴、輸血、麻醉等物資器材和專業人員,在病理判讀方面也沒有人可以協助。他受的是外科醫生的訓練,一到台灣他成了全科大夫,單單從1953年10月至1955年1月醫院啟用之前,就已完成了婦科、骨科、腸胃道、泌尿、整形、頭頸等171個小手術和87個大手術,其中只有一個手術死亡案例。他還要處理花東地區普遍的寄生蟲和結核病治療。甚至門諾醫院第一階段的建築圖,也是薄柔纜憑著大學時上過製圖課的基礎,自己繪製。

薄柔纜開刀絕不求快,但求完美,連縫合傷口也一點都不馬虎。這些作風來自他對每一位病人生命的看重。薄柔纜即使跟肺結核病人講話時也不戴口罩,而且再忙再累,他仍是衣著潔淨筆挺,以示對病人的尊重。

在每一次手術之前,薄柔纜一定會帶領手術團隊一起為病人禱告,祈求上帝的協助。因為他深信:「不是我們外科醫師在醫治病人,而是上帝藉我們的手在開刀。」而且術後病人的復原完全是上帝在動工。下刀之後,他原可以回家休息,不管再怎麼累,薄柔纜都是回家趕緊吃個飯,便又奔回醫院觀察病人手術之後的情況,有時甚至整夜陪在病人旁邊。在為一位乳癌病人開刀前夕,發現該名婦女先生早逝,家中有個未成年女兒無人照顧,薄柔纜夫婦便把她的女兒接到家裡照料,讓這位太太安心住院治療。

 

嚴謹與溫暖的薄柔纜

薄柔纜隨身攜帶一本小記事簿,放在上衣口袋,記載他的行程,只要和人約定好,他就馬上記下,而且一定在約定的時間前到達碰面地點。他的話不多,所談的事情內容都是重點,不拐彎抹角。但是當他談到人的時候,表情很自然會出現笑容,而且口氣變得很柔和有耐心。

一般的資深外科醫師在帶醫生時,會先讓資淺的醫生(以下簡稱學生)看他們怎麼執刀,然後下一次類似的案例時讓學生執刀,自己在旁觀看、指導。薄柔纜則是在手術中先讓學生看他怎麼做,確定學生了解之後,再讓學生接著做其中一小部分。確定學生已經很熟練了,下一次類似的案例,再逐步讓學生實際操刀更多的比例。到他覺得學生熟練、有把握了,才會讓學生完全負責整個手術。雖然薄柔纜的訓練方式要花更長的時間,但是他認為這樣才能扎實地訓練資淺的醫生,對病人負責。

在手術過程中,學生、護理人員若是第一次犯錯,薄柔纜會耐心地指導,若是再犯同樣的失誤,便會嚴厲地指正。但是在生活上,薄柔纜很照顧員工,重要節日都會邀他們到家裡作客、聊天。當時醫院規定醫生們把當月的病歷完成才能領薪水,可是住院醫師必須輪急診、跟刀、查房、值病房夜班,忙到無法在月底寫完所有的病歷,薄柔纜自己默默到病歷室,幫醫師完成尚未寫完的病歷,讓他們能夠順利拿到當月的薪資。

 

並肩服事的薄素菲

薄素菲協助薄柔纜管理醫院,醫院上軌道之後,才交由台灣人自己負責行政管理。她還協助「花蓮未婚媽媽之家」幫未婚媽媽們重建身心,並幫助「黎明啟智中心」的身心障礙兒童。三名子女成年獨立後,她回美國讀特殊教育,實際幫助黎明啟智中心。她也協助美崙教會創設幼稚園、英文小學,讓宣教師的子女們有就學的地方。

 

見證上主的公義與慈愛

薄柔纜從沒領過台灣門諾醫院的薪水,生活只靠美國門諾教會的海外傳道宣教師津貼,金額不高。在門諾醫院一開始施行掛號費一元的時代,還是有很多人連一元都付不出來;付不起開刀費、住院費的更不用說。薄柔纜都會直接在帳單上寫下「帳算我的」。

1953年,薄柔纜27歲時來到台灣花蓮行醫;1994年,68歲退休。在台灣花蓮行醫40年,微薄的宣教師薪資無法讓他們安度退休生活,台灣的學生和朋友一起募資,為他們夫婦倆在美國買了一棟退休住宅給他們居住。薄柔纜夫婦退休回到美國後,從不干涉門諾醫院的運作,但是他們每天不停地為醫院與同仁禱告。醫院經常收到他們寄來的卡片與信,得到他們的鼓勵與關心。

薄素菲在2010年別世,2019年薄柔纜醫師返回天家,在世93年。他覺得自己一生是在實踐聖經的教導:「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自己所做的,是「為主服務」(Service in the name of Christ),這四個字成為他一生行醫的座右銘,以及門諾醫院的根本使命,門諾醫院的基石上面,就是刻著這四個字。
李登輝總統頒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薄柔纜醫療傳道足跡

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薄柔纜自1953年來台灣,1956-1960年回美國精進其胸腔外科技術,到1994年退休回美國,從以下的大事紀,可以從時間軌看出他一生的醫療傳道行蹤。

 

1926 6月5日出生於中國河北省。

1927 中國政局不穩,隨母親瑪麗亞第一次離開中國。

1940 被送到韓國讀書,之後又返回中國天津通縣就讀。

1941 告別父親薄清潔、母親瑪麗亞,獨自返回美國。

1947 孫雅各博士邀請門諾會中央委員會到台灣做原住民醫療救助工作。

1948 大學畢業,進入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就讀;與素菲結婚。

1953 服醫療替代役,薄柔纜夫婦抵達台灣花蓮,展開山地巡迴醫療。

1954 35床門諾醫院開工,12月31日遷入門諾護校開設預科班。

1955 擔任門諾醫院首任院長。

1956-1960 返美完成(胸腔外科)住院醫師訓練。

1957 醫院三年免費租約到期。海外宣道會優先承購以一萬美元把地買下來。

1960 回院服務被任命院長,直到1975年。

1961 成立醫院董事會。設置「牛奶站」,數年間,約有一萬一千人次營養不良學童每天上學前都喝到一杯牛奶。持續提供原住民「一元看診」措施。

1963 成立公共衛生室,在原住民部落推展社區健康計畫。

1964 開始接受實習醫師。

1965 每年有2~6位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生有學分訓練課程。以後更擴大到美國各校,這課程繼續15年。

1967 開始收訓一般內科和外科住院醫師,而且訓練計畫持續擴充。

1973 門諾護校最後一班護士拿到證書後停止招生。

1975 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高明仁被任命為院長,薄柔纜擔任醫療主任。

1981 醫院成立國內第一個戒酒團體,提供酒癮家庭的戒酒諮詢服務。

1987 高明仁院長退休,薄柔纜重新被任命為院長。

1990 6月花蓮縣長吳國棟頒贈第一把縣鑰及榮譽縣民證給薄柔纜。薄柔纜卸任院長,由吳文揚接任代理院長兩年。

1991 11月獲頒第七屆「台美獎社會服務及社會科學成就獎」。

1993 3月獲頒全國「第三屆醫療奉獻獎」,第三度受邀擔任院長。11月卸任院長,正式退休。黃勝雄醫師感恩節接任院長。

1994 5月16日退休返美。

1995 1月李登輝總統頒贈「紫色大綬(三等)景星勳章」。

2000-2002 擔任門諾醫院董事。

2012 10月外交部頒發外僑永久居留證。

2019 8月17日去世於美國堪薩斯州哈維郡。9月5日門諾醫療財團法人舉辦追思禮拜,蔡英文總統特頒褒揚令。

 

親子導讀改寫自:周恬弘兩篇文章:〈台灣還需要「薄柔纜醫師」嗎?〉、〈為主服務的忠心良僕―花蓮門諾醫院前院長薄柔纜醫師〉。

資料校正參考:1. 楚蓉( 吳方芳),《山高水長―薄柔纜父子兩代中國情》,門諾醫院。2.《醫治的雙手―薄柔纜醫師手稿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