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節儉醫生爸爸 傅德蘭的故事【華文親子導讀】
點閱次數:78
親子導讀
傅德蘭的童年
1905年3月10日,傅德蘭(Kristoffer Fotland)出生在挪威西南方的蒂默(Time)。這一年,挪威脫離瑞典王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傅德蘭的父母務農,農場裡有台磨麵粉的水車。他的母親生了12個孩子,有11個活到成年,他排行居中。
在挪威,傳教士常常長途跋涉,借住農舍。傅德蘭的父親在農場上蓋了一間房子,歡迎不同教派的牧者借住,年幼的傅德蘭開始嚮往宣教的事工。
為了成為宣教師,傅德蘭離家前往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醫學院攻讀,他很節省,打工換宿,甚至喝過期發酸的牛奶。1932年畢業,先後在烏勒沃奧斯陸大學醫院與挪威國立醫院服務。
赴中國張家口宣教(1935-1946)
當傅德蘭從挪威協力差會(Norwegian Mission Alliance)的宣教事工報告得知中國張家口的Edvard Gerrard 紀念醫院(中文名為博愛醫院)缺乏醫師,年僅30歲的他於1935年前往宣教,成為當地唯一的醫師,在連綿的戰火下工作了11年。戰爭期間,資源匱乏,與挪威的通訊也在1940-45年之間中斷。當地的日軍將反軸心國的各教派宣教師關押在博愛醫院,傅德蘭克難地繼續行醫,直至染上傷寒,一度病危。隨著戰爭結束,大難未死的傅德蘭於1946年搭貨船回到挪威。
傅德蘭繼續在醫院工作,四處為中國的宣教募款。1947年2月23日,他受邀參加一位護士的生日派對,認識壽星的姊姊傅愛麗(Astri Graff),兩位相識相許,於1948年12月結婚。
開始在台灣的宣教(1949-1981)
新婚的傅德蘭夫婦再度遠赴中國,抵達香港時,得知共產黨已關閉了察哈爾省(現畫分為河北省和內蒙自治區)的醫院和教會。他們先至雲南服務,又被迫離開。當時在台灣的挪威協力差會宣教師Guri Odden發電報,提到馬偕醫院需要會講華語的醫師,傅德蘭夫婦遂於1949年來到台灣,先在馬偕醫院服務,並在山區原住民部落巡迴醫療。
1954年畢嘉士醫師(Olav Bjørgaas)夫婦來到台灣,傅德蘭夫婦前往接應之後,至新竹協助宣教。1956年,挪威協力差會接辦美國行道會於1953年開辦之畢士大診所,改名為屏東基督教診所(Pingtung Christian Clinic),傅德蘭跟畢嘉士診治痲瘋病和結核病的兒童,深入山區,如霧台、好茶村、牡丹村進行免費醫療。
1959年,小兒麻痺症大流行,傅德蘭跟畢嘉士輪流外出尋覓在地上爬行或遭人遺棄的病童,帶回醫院免費診治,傅德蘭每天至少動兩次手術。1960年,傅德蘭至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協助開刀。1961年,屏基的兒童療養院落成啟用,收治小兒麻痺和結核病童。 1962年,自美國進口小兒麻痺沙賓疫苗,為屏東地區四千名孩童免費接種。隔年,兩位醫師成立製作拐杖和副木的支架工廠,並和屏東縣仁愛國小合作,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
由於挪威的高中院校不承認當時在台灣的學籍,許多宣教師的孩子轉而去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傅愛麗為了讓孩子接受挪威教育,1965年在台灣開辦挪威學校。投入於台灣宣教事工的金額可以在挪威抵稅,傅德蘭便以抵稅的錢,在屏東勝利之家附近蓋了兩間房子,由傅愛麗親自繪製建築藍圖。由宣教師或家屬擔任各個科目的老師,傅愛麗也教授德文和數學,隔年並從挪威聘請一位專門的老師。
1965年,屏東基督教診所升級為屏東基督教醫院,傅德蘭身為院長,每日忙碌地診治病患,也會去其他地區支援醫療。1967年,傅德蘭的足跡遠至金門診治小兒麻痺病童。1970年,傅德蘭年滿65歲退休時,收到一張幼時友人給他的美金三千元支票,馬上奉獻給挪威協力差會。回到挪威後,他仍過著簡樸的生活。由於掛念屏基的病人和同事,1974年自費返台,繼續為病人開刀。1975年,傅德蘭獲挪威國王頒發最高等的「騎士聖奧拉夫勳章」。同年,屏基邀請美國骨科專家示範指導脊椎側彎手術,為小兒麻痺患者進行脊椎矯治。矯治耗時兩年,為了讓臥床的病童繼續接受教育,與屏東縣教育局首創床邊教學。
1978年,在挪威完成物理治療學位的傅吉安,以宣教師的身分回到台灣,跟傅德蘭一起在屏基工作。1979年,傅德蘭回挪威之後又再次自費返台,當時的他在手術房中仍能流暢地開刀,但一出手術室就忘了剛才動過什麼手術。1980年,傅德蘭正式退休,回挪威之前,他與同年從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的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IV)醫師會面,兩人都對台灣的醫療有巨大的貢獻。
1993年,屏東基督教醫院舉行創立40週年慶,邀請傅德蘭回台參加,那時已經88歲的他仍詢問是否有需要服務的病患。醫院考慮他年事已高,回答「沒有」,傅德蘭便回覆:「如果只是回去參加慶典,那真的太浪費了!把那些錢省下來,用在醫院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用在那些貧困的病人身上或他們的家庭吧!」
1997年,屏基的傅德蘭、畢嘉士和護理師譚凱莉獲頒中華民國第七屆醫療奉獻獎。2005年,傅德蘭成為挪威醫學會年紀最大的成員,2006年,在老家過世,享年101歲。
原住民巡迴醫療服務中的傅德蘭(右)
傅吉安心中的傅德蘭
傅吉安是傅德蘭夫婦的次子,本書故事文發想自他的童年回憶。小時候,三兄弟的床邊故事是爸爸念的聖經故事。傅德蘭的生活很規律:「他每日早晨五點起床,讀經、晨跑、餵羊、吃早餐、帶便當,然後去醫院工作。」有時,傅德蘭會在禮拜六帶家人到高雄的澄清湖(舊名大埤湖)或左營的蓮池潭玩,也曾去墾丁游泳、浮潛。禮拜天晚上,屏東美軍俱樂部播放免費電影,每個月也會供應一次免費的西式大餐,這些都是傅吉安童年時很特別的回憶。「主日禮拜結束後,母親直接回家煮飯,而父親帶著我們騎腳踏車,很好玩,騎過大街小巷,探索不同的路徑,這是畢嘉士的孩子羨慕我們的地方。我們羨慕他們的地方則是畢嘉士會趴在地板上跟他們玩。」
忙碌醫治病患的傅德蘭仍盡其所能陪伴家人並提供日用所需。傅吉安笑著說:「我們的早餐是現擠羊奶泡米飯和香蕉。母親喜歡西式食物,早餐吃麵包,父親則偏好中式食物,大概是比較便宜經濟的關係。」傅德蘭對病患慷慨寬容,卻對自己節儉到苛刻的地步。為了充實醫院設備,幫助付不起醫藥費的病患,傅德蘭在每個小地方節省,手術時,縫合傷口的線頭,即使所剩不多,也會留待下次使用。醫院的食物不夠時,傅德蘭會將自己的便當給病患,若有所剩時,他都會打包,不容許絲毫浪費。
傅德蘭帶著孩子在屏東的街上
傅吉安回想起曾看過的紀錄影片,護士們在訪談中提到傅德蘭:「醫院的午休時間,他時常待在手術區吃便當,免得因為進出而需要再刷洗。如果他跟大家一起吃飯,就會把飯菜分給需要的病人。」傅吉安哈哈大笑著說:「他很瘦,像是個紙片人。護士們不跟他一起用餐,擔心得跟著捐食物。」不過,傅吉安知道醫院員工的愛心是無庸置疑的,他想起曾經有位病童在術後大量出血,需要緊急輸血。傅德蘭時常挽起袖子捐血,但那次並不匹配,醫院員工到大街上到處找人捐血,始終沒有找到匹配的人,幸好這位病童的哥哥在軍中,通過醫院的聯繫,長官派了一卡車的軍人來捐血。傅吉安說:「美軍也會幫忙,他們的血不錯,比較安全,而台灣比較多人有鐮刀型的貧血症。」
1980年之後,傅德蘭在挪威養老,仍然喜歡晨跑。96歲的某一天,他出門晨跑之後沒有回家,傅愛麗報警協尋,而警察找到傅德蘭的地點,居然離家30公里遠!
回顧父親的一生,傅吉安說:「小時候,總覺得父親愛護病人超過家人。有一次,病人來醫院找父親開刀,那時候他已經退休、離開屏基了。我看到他們找不到父親就離開醫院,才知道,原來他在病人的心中是如此重要,也終於能原諒他。」傅吉安終於釋懷,小時候,他的父親總是那麼地忙,但他也很感謝上帝,讓傅德蘭如此長壽,退休後享受了許多相處的時光。
傅德蘭夫婦(右二、三)和三個兒子
照片提供:傅吉安、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認識挪威協力差會
挪威基督教簡史
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是北歐五國之一。約在西元一千年,挪威國王以奠基於基督信仰的人權來立法,終結了長達兩百多年的維京時代,開啟以天主教為國教的時期。到了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始於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改變了歐洲北部的信仰,挪威的國教也漸漸地轉變,至十九世紀正式更改為基督教信義宗(Lutheran Christianity)。直至2012年,挪威教會才與國政分離,獨立成為教會。
挪威協力差會
十九世紀開始,挪威宣教聯盟(Norwegian Mission Society, NMS)以及現已改名為海
外宣教會(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OMF)的中國內陸宣教會(China Inland Mission, CIM)陸續差派宣教師至南非、馬達加斯加、非洲納塔爾和祖魯王國、印度和中國。1891年,艾樂偉博士(Ludvig Eriksen)被差派至中國宣教,直到1900年九月回到挪威,雖然他一心想回中國宣教,但健康狀況不佳,只能以募款的方式,支持醫療宣教,於1901年成立了挪威協力差會(Norwegian Mission Alliance, NMA)。差會根植於挪威教會,以聖經為其福音的信仰根基,遵守使徒信經,並強調跨宗派的合一協調,自最初就專注於對抗貧困以及協助弱勢族群。
1924年,艾樂偉博士蒙主恩召,他的宣教事工共差派了十多位宣教師。首批差派至中國的七位宣教師當中,Guri Odden在1948年轉往台灣。
挪威協力差會在台灣
畢嘉士夫婦(左三、左四)、徐賓諾(右三)、傅德蘭夫婦(右一、右二)、丁格蘭(前左)
挪威協力差會在台灣的宣教工作自1948年來台的宣教師Guri Odden開始。她原本在中國宣教,戰爭期間被迫離開轉往台灣,在基隆幫助遷徙而來的中國人,建立教會,於1950年轉往日本宣教。
1949年,傅德蘭(Kristoffer Fotland)醫師夫婦重返中國宣教,但那時在中國張家口宣教區的教會和醫院已被共軍關閉,得知Guri Odden曾向挪威協力差會發出電報:「馬偕醫院需要能說華語的醫師。」他便轉往台灣服務。
在台灣,挪威來的醫師分別在埔里、高雄、屏東等地展開醫療工作。傅德蘭先服事於馬偕醫院,1954年,畢嘉士(Olav Bjørgaas)夫婦到達台灣,投入痲瘋病的救治工作。此時,傅德蘭夫婦前往新竹幫助宣教師諾蘭德(Bernhard Norland),於1951年設置教會「協力公會」。1952年,丁格蘭(Gudrun Stengel)接替諾蘭德的工作,建立新堂,改名為新竹蒙恩堂,並設立蒙恩幼稚園,並開始在社區中關照小兒麻痺的兒童。
1956年,畢嘉士與傅德蘭在屏東開設基督教診所(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對小兒麻痺和結核病的診治和復健貢獻甚大。1958年,挪威協力差會差派阿愛德(Margot Aarstaf)和阿士達(Oddvar Asrstaf)夫婦至屏東投入結核病房的工作,高麗蓮(Lillian Gabrielsen)宣教師則在新竹負責牧養工作,致力於社區健康和教育服務,並擔任伯大尼兒童之家的院長,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教育和生活技能訓練。
徐賓諾(Bjarne Gislefoss)與紀歐惠(Alfhild Jensen)分別透過挪威協力差會的差派來到台灣,在馬偕醫院、痲瘋病療養院、兒少中途之家服事,他們兩人在埔里基督教醫院相遇而結合,並推動伯特利聖經書院、馬利亞山地產院、小兒麻痺之家等等。
往後幾十年間,挪威協力差會陸續差派許多醫師、護理師來到台灣。在屏東,護理師譚凱莉(Kari Joten)投入小兒麻痺和腦性麻痺病童的復健工作,外科醫師聶平安(Per Togeir Nilsen)與婦產科醫師建立了產房,並參與了外科、骨科和脊椎側彎等矯正手術。
透過挪威當地牧者的募款,協力差會差派醫療人員和牧者在台灣宣教,發揚耶穌基督捨己為人的精神,從社區的關懷、專業的醫療救治一直到病患手術後的復健、重回社會前的安置,挪威協力差會在台灣的醫療宣教沒有國界、種族之分,以全人的關懷弘揚上帝的愛。
照片提供:傅吉安、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
參考資料:
傅吉安訪談
我們在行愛的路上——屏東基督教醫院建院60年專書
新竹蒙恩堂
徐賓諾與紀歐惠愛的超能力【華文親子導讀】
Misjonsalliansen https://misjonsalliansen.no/en
https://www.ptch.org.tw/en/index.php/basicList?unit_id=24
Taiwan in Time: Doctor from the North Sea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eat/archives/2019/11/24/2003726378
Lillian, Dedicated 35 years for Taiwan
https://www.norwaynews.com/lillian-dedicated-35-years-for-taiwan/
Taiwan legend Bjarne Gislefoss reaches the golden age of 95.
https://www.norwaynews.com/taiwan-legend-bjarne-gislefoss-reaches-the-golden-age-of-95/